(资料图片)
暗流新年伊始,大家没有休息。2023年1月9日下午,百亿私募睿郡资产举行2023年度内部路演,原兴全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对2023年权益投资进行展望,超3万人旁听。 董承非对于新老能源、大消费给出明确观点,指出2023年市场面临产业链上下游利润、金融与实体企业、港股和A股的再平衡。
这可能是当下权益市场暗流涌动场面的一个缩影。因为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是中国富裕家庭,他们在行动了……
涌动第一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22年10月底迅速升值了近8%。我国人民币汇率是“有管理的浮动汇率”,更加强调的是“管理”,并不是“浮动”。还记得央行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,还出来喊话:“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贬值,久赌必输”。为什么人民币汇率要听央行大哥的话?
第二、最近2个月的香港恒生指数很疯狂。从10月底的低点,短短2个月上涨46%,恒生互联指数上涨67%。港股贵不贵,现在投资晚不晚?
第三,北上资金义无反顾的在加仓A股。2022年底,北上资金持仓A股市值创新高,2023年开年几个交易日,资金连续净流入A股。 还有什么资金在积极进场呢?
春生春季是播种季节,市场春季行情已经蠢蠢欲动。 此时此刻,担忧中国经济复苏可能受到阻碍,担忧宏观数据不及预期,担忧居民信心不足消费复苏不及预期,担忧海外陷入衰退影响中国出口…… 这一定是大多数人的想法,如果大家都信心满满,市场一定不是现在的价格。 请记住,
任何时候,市场都是在犹豫与徘徊中上涨的。当你身边股神频出,平时不关注市场的人都开始讨论行情了,所有人都信心满满了,行情可能已经走到头了。
股价往往是开在人们“心里的花”,会提前宏观数据。当下,市场上那些主要买方,机构投资者,包括公募基金、私募基金等。他们对2023年是如何看的,他们看好哪些方向?
当下A股市场位置高吗?港股市场位置高吗?处在什么周期中?如果投资,买股票还是买基金?买主观还是买量化?2023,能不能打个翻身仗?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、时代发展中的一粒尘埃。作为普通老百姓,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当拐点出现后,一个普通人、普通家庭如何在微观层面做出改善。
宏观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,微观才是有作为的地方。——芒格今晚19点,破竹直播间,来和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老马识途一起探讨:当下应对和未来机会!1.观点:主流机构如何看待2023?2.原因:当下市场究竟在什么位置?3.开枪:什么力量在做多中国?4.行动:普通人2023追求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?